撰寫│ 吳明城 博士
當我們生產蜂王漿或培育蜂王時(圖一),需將幼蟲移入王杯,然後將該王杯開口朝下,垂直放置於蜂巢裡,隨後工蜂會持續吐漿給該幼蟲,但王杯裡的幼蟲為什麼不會掉出來呢?
德國研究蜂王漿蛋白專家Buttstedt博士解開這謎題,他的研究團隊發現蜂王漿蛋白(MRJP1)在酸鹼值4.0的時候,會形成有黏滯性的纖維結構,但這纖維結構會隨著酸鹼值調高而消失,且黏滯性降低(圖二)。該研究團隊實際利用四日齡幼蟲測試不同酸鹼度的王漿,發現酸鹼值4.0的王漿可以百分之百黏住幼蟲,不讓其掉出王杯,但隨著酸鹼值升高至5.9,該酸鹼值下的王漿,幼蟲全部掉出王杯,因此合理推測蜂王漿蛋白在較酸的條件下,所形成的纖維結構可幫助幼蟲對抗地心引力。
詳細內容可以參考Buttstedt博士發表的研究報告。
圖一 產王漿時,王杯開口朝下。
圖二 蜂王漿於酸鹼值4.0時,可形成蛋白質纖維結構,幫助幼蟲定置於王漿取食;蜂王漿於酸鹼值5.0時,則無法形成蛋白質纖維結構,幼蟲會掉出王杯。 (參考自Buttstedt et al. 2018.)
參考文獻:
Buttstedt, A., C. I. Muresan, H. Lilie, G. Hause, C. H. Ihling, S. H. Schulze, M. Pietzsch and R. F. A. Moritz (2018). "How Honeybees Defy Gravity with Royal Jelly to Raise Queens." Curr Biol 28(7): 1095-1100.